智能应用 影音

智能车市场商机浮现 长期布局方能掌握商机

2019/11/07 - DIGITIMES企划

在半导体、联网与AI等技术的催化下,汽车系统在过去几年进入转型期,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的报告指出,2025年SAE协会所制定的L2等级(部分自动化)汽车,其市场规模将达420亿美元,占总车辆的12%,而IC大厂罗姆半导体内部的产业调查则预估,2030年L5全自动化无人车将开始量产,再就目前市场状况来看,从2018年开始,已有车商将ADAS中的LDW(车道偏移警示)与FCW(前端碰撞警示)等功能纳为新车标准配备,今年开始,此一配备逐渐扩大,罗姆半导体就认为,此技术未来每年将以倍数成长,如果将此数字带入目前每年将近1亿部新车销售量,就可看出智能车的惊人商机。

庞大的商机让厂商趋之若鹜,而就目前投入者类别来看,可分为IT与汽车两大阵营,而这两大阵营的研发方向与速度也各不相同。对IT厂商来说,「智能车」的着眼点是在「智能」两字,希望将过去累积的IT技术复制到车辆上,使之具备智能化,由于多数技术都已成熟,且从进展快速的IT产业为研发起点,因此发表的速度相对较快,无论是软件系统或半导体厂商,现在都已有多款解决方案。

至于汽车厂商的着眼点仍以「车」为主,对车商而言,智能化只是汽车的性能之一,在智能车发展初期,其重要性仍不及汽车内部的引擎传动、轮胎底盘,甚至是钣金烤漆等技术,再加上车辆运作直接涉及人体安全,新技术必须经过反覆验证,因此车用电子在此领域,早期只有以娱乐为主的车资通(Telecom)与胎压侦测等技术为车商接受,其他技术则相对缓慢,前文所提到的LDW与FCW两项功能,也是这两年才逐渐导入。

以智能化区隔市场

不过虽然多数车厂的智能化导入速度较慢,不过汽车产业体系庞大,因此无论是厂牌、类别或市场都有特例。在厂牌方面,德国车厂奥迪(Audi)是所有传统车厂中智能化脚步最快者,不但在2017与2019年都发表了概念车,与科技产业的合作更是积极,在10年前就与GPU大厂NVIDIA合作,在2017年量产第一款SAE L3汽车,2019年Audi进一步加入SEMI国际半导体协会,成为该协会第一家汽车厂商。

类别部分则是电动车快于燃料车,尤其是电动车大厂Tesla。Tesla推出第一款车后,就有产业人士因其破坏式创新,将之比拟为汽车产业的iPhone,后来Tesla也不断领先传统产业推出各种智能化设计,像是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或持续更新的韧体,虽然Autopilot之后的部分功能频出状况,不过其创新速度仍快于传统燃料车。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汽车,摩托车也是如此,台湾消费者最有感的就是电动摩托车Gogoro,其与智能手机结合的速度与深度,远非传统摩托车可比,会有此一特色,主要原因除了电动车与燃料车架构不同,IT技术导入相对容易外,无论汽车或摩托车,电动车商都是市场新进者,为区隔市场、吸引消费者,智能化会是最佳选择。

至于地区部分的特例则是国内大陆。相较于百年历史车厂比比皆是的欧、美、日等国,国内的车厂发展时日较短,品牌知名度和市占率也远远不足,然而国内却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这几年成长虽然趋缓,不过2018年总销售量仍有2千8百万辆。在庞大市场支持下,国内政府积极扶植当地车厂,除了与大众、通用、日产等大厂合资品牌外,之前喊出的「国内制造2025」政策,其目标是透过创新科技的应用强化经济,汽车作为国内的重点产业,智能车自然成为必然趋势。国内车厂投入巨资研发、加入国际产业联盟等动作频频,而除了厂商外,国内也积极发展智能交通,善用其领先全球的5G技术优势,打造车联网体系。

台商须善用资通讯优势

至于在此变局中,台湾厂商的角色与商机何在?观察全球车用电子产业,在此领域发展有成的半导体业者,多会与该国国内的汽车大厂合作,以异业结合的方式练兵,有所成之后再将触角扩大到其他国家车厂。台湾汽车产业的实力有限,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助力不深,因此业者多将眼光移往国内与日本,台湾半导体无论是产业链与专业技术,均可填补其不足。

国内近年来虽积极强化半导体供应链,不过与台湾相比仍有一段差距,而半导体与IT技术是发展智能车的关键,在台湾缺乏汽车产业、国内半导体能力不足的状态下,合作发展智能车会成为双赢局面。至于日本市场,虽然半导体技术深厚,且已有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大厂,不过在车用元件与模块的验证分析方面,日本市场的专业技术与所需仪器,均为学术机构所有,并未将之产业化,此一状况将无法满足即将到来的庞大测试需求,而台湾因半导体专业分工已然完成,包括分析验证在内的各环节都已产业化,可因应包括车用电子在内的大量测试,目前台湾分析测试大厂闳康科技的名古屋子公司就已正式营运,将可提供车用电子分析服务。

虽然不乏市场机会,不过台湾IT业者要跨入车用市场,仍须调整心态。汽车的认证严苛且繁琐,而且不同市场的规范未必可一体适用,光是在这部分往往就必须花上一段时间。而通过认证只是取得门票,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切进汽车供应链。

由于汽车所需的零组件、模块数量庞大,不可能由单一厂商全包,因此早早形成生态系统,由车商向负责整合系统的Denso、Harman、BOSCH、Continental等Tier1厂商下单,Tier1再依不同需求找Tier2零组件供应商,Tier2再找Tier3材料供应商。Tier1大厂由欧、美、日等国的大厂占有,其他国家厂商难以切入,因此台湾厂商最多只能做到Tier2,而且就算做到Tier2,也不保证有源源不绝的订单,Tier1厂商会依照过去合作经验,将之群分为最佳供应商与一般供应商,因此有意投入的厂商除了维持产品品质外,还须保持耐心。

与消费性产品相较,车用领域虽然利润更为丰厚,但因其产业特色,无论是技术研发、产品认证或投资回收,都要有长期布局的心理准备,才能在此领域站稳脚步,逐步叠起难以被替代的竞争门槛。


图说:ADAS的市场成长速度惊人,从2018年起,市场就有多款新车将部分功能纳入标准配备。(HP)


图说:Tesla的Autopilot是车用系统中的典型智能化功能,近期虽传出事故,不过此功能仍可显示出Tesla在智能化领域的策略布局。(Money)